近日,多个省市疫情逐渐进入下降期,各城市也陆续开启复工模式。
厦门目前也正全面鼓励复工,如若不出意外,下周或下下周,各售楼处或中介门店将逐步开门营业。
此时不少购房者都想知道,疫情之后房价走势如何,是涨是跌?何时才是买入的好时机?这些问题,或可从以下几方面得到答案。
01
最强信号释放
2月17日,央行对外宣布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和10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其中,1年期MLF规模2000亿元,中标利率从3.25%降至3.15%,较前次下降10个基点。
图/央行公告
今年以来,央行持续开启政策工具箱以企稳银行体系流动性。1月份,央行通过市场投放和降准,投放增量资金达到了1.9万亿。疫情之下,2月份央行又先后多次开展逆回购操作。
虽然此次只是小幅下调,央行也曾多次提及防止过多资金流入楼市,刺激房价,但金融活水一旦开闸,房地产市场不可避免会是最先被灌溉的那一批。
2月20日,央行发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4.05%,相比上月下降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75%,相比上月下调5个基点。
房贷利率下调,对购房者来说是直接降低购房成本。而从当前形势来看,这一次的降低或只是开始,后续将有继续降低的趋势。
02
各地出手“救市”
2月21日,河南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具体涵盖17项稳楼市政策。
“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调至50万/人,最低首付比例下调至20%”,这不得不说是动真格了。相比于其他,驻马店这招已经在实打实地刺激买房人的需求。
同日,河南七部门联合发声,支持售楼部和工地复工复产。
与此同时,苏州相城区发布关于印发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关爱人才六条举措:重金引进一流人才,降低人才落户的门槛;工作满3个月的高技能人才,在相城区內购房不受户籍、社保、积分的限制。
在此之前,苏州刚取消了先前部分房企要求现房出售的政策,帮助前期非理性拿地企业解套。
面对疫情的影响,全国多地先后出台房地产行业阶段性纾困新政,目前已有近50个城市出台相关政策,从“救企”到“救市”,从瞄准土地市场到调整购房政策。
来源:中指研究院
这一系列的阶段性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房地产的交易市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落到厦门来看,2月14日晚,厦门市政府出台相关减负政策,具体化、针对性对房企进行支持,但此次出台的政策主要针对开发商,对交易端影响较小,但楼市松绑迹象已现,预计未来放宽限购、降低首付比例等可能性或加大。
03
房企促销打折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售楼处关闭,成交受阻,房地产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为此,房企们纷纷创新营销方式,线上看房、直播卖房...花样频出。
据统计,截至2月13日,有151家房企开展线上营销,有143家房企重启或新推出线上售楼处。
除了线上售房,部门房企还推出了降价、打折等优惠政策,以期“以价换量”。
来源:界面新闻
各房企纷纷打折促销,其原因不难理解,房地产行业是个高杠杆高负债以及高度依赖现金流的行业,当前面临延迟复工、门店暂停等问题,最快速回笼资金的办法就是降价促销,把观望者变成购房者。
04
疫情之后房价或反弹
厦门楼市年前的一波成交涨幅还未走完,春节期间被疫情生生打断。疫情的到来让那些原本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但需求不会因此而消失。
根据此前调查统计,1971名网友的投票中,疫情使53%的网友推迟买房,33%的网友依然陆续在看房,一旦疫情得到缓解,累积的需求很快就会得到释放。
此次疫情,也使不少购房者坚定了买房的心,届时交易量将会迅速回升。而交易量达到一定程度,楼市回暖的情绪便推动房价的上涨,届时将很有可能回到卖方市场。
因此,打算今天买房的一定要趁早上车,疫情之下捡漏的机会,或比下半年要更多。
这次疫情,让很多人意识到了在居住城市一定要有房。下面网上流传的对于此次疫情的理性思考,房子在其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至于何时才是买房的最佳时机,答案已经不言而喻,此时入手捡漏和抄底的机会都非常大。
不过,房子要买,但是一定要买适合自己的,量力而行;也不能因为便宜而忘了最初的购房需求,那样会得不偿失。虽然房子不可能十全十美,但还是要花时间多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上一条: 翔安莲河规划总面积约1800公顷 居住人口规模9万人
下一条: 翔安一地块调整为两个居住地/18班幼儿园 约27.13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