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最近公布的《2018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在大部分省份城区人口前三名的城市中,一般省会(首府)城市是各省份第一大城市。
值得注意的,只有厦门和青岛两个非省会城市实现逆袭,成为所在省份的第一大城市。
另外,从2019年人口增加最快的城市中,厦门常住人口从2018年的411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429万人,增量达18万人,排名第11。
人口在加速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厦门城市依旧有着强大吸引力。
壹
厦门强势逆袭
城市发展的本质是人口的集聚,衡量城市规模的大小,主要是看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
一般来说,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越大,意味着这座城市集聚资源要素和辐射周边的能力越强。
城区人口300万人是I型大城市与II型大城市的分界线,是修建地铁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目前是否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的重要门槛。
根据第一财经统计,在27个第一大城市中,省会城市占据了25个。一些非省会城市比如深圳、苏州、大连、鄂尔多斯,尽管在GDP总量上超越了省会城市,但在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方面,还是不如省会,有些城市甚至与省会存在较大的差距。
(各省区第一大城市及城区常住人口)
根据统计梳理发现,在27个各省份第一大城市中,其中有两个城市值得关注。
那就是厦门和青岛,这两个两个非省会城市实现了逆袭,成为所在省份的第一大城市。
能够逆袭省会,有多种因素。其中,两个城市都是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
厦门经济总量仅位列福建第三,,是福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城区人口已经接近350万,超过省会福州。
福州是我国华东沿海省会城市中唯一没有被确定为副省级的城市,也是5个计划单列市所在省份中唯一没有被确定为副省级的省会城市。因此福建是唯一一个省内有城市比省会城市行政级别更高的省份。
当然,福州这些年的经济发展颇具亮点,尤其是在新兴产业方面,福州的软件服务业十分突出,涌现出了新大陆、网龙等一批知名企业。
另外,青岛的城区人口达到了512.7万,成为山东首个特大城市,比山东第二大城市、省会济南多了将近100万人口。
贰
厦门人口增量排名11
另外,通过对部分一二线城市2019年人口数据统计梳理发现,2019年有9个城市人口增量超过了20万,有4个城市超过了30万人。
其中厦门常住人口从2018年的411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429万人,增量达18万人,排名第11。
无论是人口增量还是增速,前五名的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并且主要位于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也凸显了城市群对人才吸引的立体效应。
人口增量前五名中,有三个城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温和、空气环境好,自然条件宜居。与此同时,伴随着近年来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高端制造业、信息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就业人口。
而位于闽南三角洲的厦门也地处阳光地带,环境优美。去年,厦门人口增长率仅次于杭州,位居全国第二。这也凸显了城市环境对吸引人口、人才的重要性。
叁
人才政策发力,抢人大战
抢人大战,为何越来越白热化了?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全国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频繁,4月内累计调控政策发布的次数超过了30次,其中大部分政策内容都有关人才政策。
整体看,2020年至今,全国各地人才政策发布已经超过60个城市。
落点厦门,今年3月份出台新的人才政策可谓是让限购开了一道口子,符合条件的人才就业满一年,就可以在岛外买房。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落户政策放宽之后,人口流入还是有效果的。
人才政策成为各地的发力点,不过有的为什么能执行,有的却撤回了?
湖北省荆州市4月20日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业的政策,两天后停止执行,成为青岛、海宁、广州、济南、宝鸡、驻马店之后第七个放松调控后,很快又取消的城市。
在购房首付方面,《意见》提出,居民家庭购买首套房时首付比例不低于20%;购买二套房且首套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首付比例不低于30%。
而此前,荆州市执行的房贷政策为,购买首套房的首付比例普遍不低于30%,二套房首付比例普遍不低于50%。
目前看,针对限购政策的调整、人才政策、公积金政策,救企业的政策大部分都可以执行。
但包括首付明显降低等松绑政策,步子较大,或将止步。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