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厦门气温逐渐升高
颇有点夏天来到的感觉
夏日的晚上
喝点小酒,来顿海鲜大餐
好生惬意鸭~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
福建几处海域出现赤潮
贝类等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大
让爱吃海鲜的小伙伴们心慌慌
为保障居民群众饮食安全,阻断受污染水产品流入餐桌,加强市民群众防范意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市场监管人员烈日下不停奔波!
迅速行动,加强监督检查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加强水产品的监督检查,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超、餐饮服务等单位贝类经营行为为重点,围绕蛤类、牡蛎、贻贝等易受污染水产品,督促贝类产品销售者、餐饮服务提供者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销售、采购来源不明及来自赤潮区域受污染的贝类,在加工烹饪贝类时要煮熟煮透。
加大宣传,提高防范意识
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消费警示和科普知识宣传,普及有关赤潮贝类毒素防范知识,提高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安全防范意识。
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发布警示
在宣传栏张贴消费警示
强化检测,严防严控风险
开展对水产品贝类毒素等项目的专项监督抽检。集美区市场监管局用食品安全快检车对辖区市场内销售的贝类、水产品进行快速检测,主要检测氯霉素、孔雀石绿等项目,共计14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部门联动,促进食安监管
思明区市场监管局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街道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同时及时与卫健局沟通,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及时互通、反馈监管工作动态。
下一步
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
加强贝类等水产品及五一节前食品安全监管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
(今日海沧)
(原标题:赤潮警示!吃海鲜的注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