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健身了!
肚子越来越大了!
体重又涨了几十斤!
怎!么!办!
厦门市有588家体育运动场所
符合备案要求
可以对外开放了!
今天上午,记者从厦门市体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
从4月1日中午12点开始体育运动场所备案登记以来,截止5月13日18:00,已有812家提交资料,其中思明区285家、湖里区179家、集美区114家、海沧区75家、同安区56家、翔安区103家,符合备案条件可以开放的有588家。未备案通过的场所主要是一些非体育主管部门主管的、经营许可范围未涉及体育的场所,疫情防控措施和相关复工复产准备工作无法达到要求的体育场所等。
本次恢复开放工作把握几个原则:
一、精准实备
要求准备恢复开放的各体育场馆经营单位、体育赛事主办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防疫安全评估,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方案;
要组织疫情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流程培训,确保员工岗前培训到位,并具有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要落实防控物资,配备足够的体温监测设备、口罩、消毒剂、洗手液等防控用品,确保满足防控和开业需要。
二、精准开放
统筹安排全市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工作,不搞一次性开放,不搞“一刀切”,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场地条件,根据疫情的影响,分批次、分区域、分项目开放,坚持先室外再室内开放,先开放通风条件好、场地面积大的场所,优先恢复强度小的、人员相对少的赛事活动,马拉松这种人员集聚性的赛事活动暂缓恢复。
三、精准服务
针对本次场地设施开放和复工复产工作,市体育局采取了一对一帮扶机制,密切跟踪体育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想方设法帮助协调推动解决。
四、精准管控
一要安全可控。
例如场馆仅保留唯一进出口并加强管理,严格落实人员信息登记,进场、参赛人员必须测量体温,并运用“健康码”进行防疫健康信息查验等。
二要客流可控。
实行预约服务,引导健身人群分时段、分散式锻炼,合理控制客流量。
三要防护到位。对各类体育场所人员密度、清洁消毒和卫生管理都做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要求场馆提醒群众在体育运动中加强防范,科学配戴口罩。
四要严格运动管理
要求运动中要控制人员密度,人与人之间不少于1.5米,赛事活动举办不超过400人,应避免中高强度、持续时间长、心肺负担大的赛事活动。
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运动了呢?
你最期待哪间体育运动场所恢复开放?
留言告诉我们吧~~
(今日海沧)
(原标题:厦门刚刚公布,588家!)
上一条: 今年首批保障性商品房(骨干人才批次)公开摇号!
下一条: 福建多地中小学暑假时间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