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太大了 厦门夫妻俩放弃4320万元 宁愿…

时间:2020-07-13 11:07:41  来源:搜虎网  作者:青鸾传媒

  疫情发生以来,身处行业之中的小微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普遍较低,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有的甚至徘徊在寒冬的边缘。如何赢得这场生死局,大家都在全力以赴。

  在海沧区嵩屿街道,厦门比格维尔食品有限公司(下称“比格”)就是逆袭的代表。

  厦门人可能还不知道,比格是全国第二家从事西式茶点的企业,拥有近400个线下经销商、产品遍布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月营收近200万元。

  春节前,叶涛、张长油夫妻俩准备今年更好地拓展事业,可是,疫情来袭让他们如坐针毡:咖啡店、餐馆、酒店等渠道全部受到了影响,产品销路遭遇堰塞湖。

  如何穿越“寒冬”,成了他们内心的迫切需求。

  因此,原计划大年初七从宁德回海沧,时间被迫提早到了大年初二。夫妻俩火速收拾行囊,开车直奔比格,召集公司员工商量应对之策。

  一

  凡事都要打有准备的仗。比格做到了。

  安普利董事长魏超,早些年就开始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全自动核酸提纯及荧光PCR分析系统,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关键作用。

  和魏超一样,销售出身的张长油发现,消费者对产品的小型化更加感兴趣。技术出身的叶涛,为此研发了小罐包装,准备今年打入市场。

  打开小罐装,里面还有坚果、勺子

  “刚开始,我们一直考虑线下渠道,毕竟这个渠道已经打磨得非常成熟,后来,我们发现这款产品非常适合线上渠道”,张长油说,这居然成了比格续命的良方。

  为此,业务线立即启动并发展线上渠道,比如朴朴、叼到家等都成了比格的合作伙伴。比格的经销商们也由线下转战线上。同时,比格在天猫、京东开通旗舰店,助力经销商一同成长。

  每周周末,叶涛(右)都要主持一次品鉴。

  叶涛:我们有成熟的冷链,小罐包装不仅方便储存、保证卫生安全性,还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群体。

  张长油:熬过颗粒无收的2月、3月,可我们就是在这段时间找到了目标和方向,营收额由25万元一跃上升到100多万元,换句话说,企业的元气恢复了80%。

  叶涛:我们是一个从事中高端西点产品的小企业,疫情来临,数十名员工工资、租金等就是我们最现实的压力。

  张长油:这个时候考虑的不是有多少纯利润了,而是如何先保本,我们做到了。

  因此,能从疫情阴霾里找到希望并看到曙光,对从事食品行业的比格而言实属不易。

  二

  叶涛说,做生意拓展市场,关键是品质与口碑。为了保证自己的产品品质,比格刚刚放弃一年4320万元的合作大单。

  不久前,广州一家集团公司派人过来,找比格谈合作,要求比格在原材料上走低端,每个月供应10万盒,出厂价36元/盒。这样算下来,一个月360万元,一年4320万元。

  这项合作极度诱惑,然而,坚持走中高端产品线的叶涛并没有被对方的诚意打动:不好意思,我这里没有低端原材料。

  为啥拒绝?叶涛告诉海沧君:在业内,比格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品定位,而且很多人在模仿,一旦合作生产低端产品,跟模仿的产品混搭在市场上,就会容易造成混乱,进而严重影响比格的口碑与发展。

  为了在海沧做好一款中高端的西式茶点,得到优质的黄油、蜂蜜等原材料,这些年来,叶涛每年要去中东、俄罗斯五六次。

  叶涛对产品的要求是精益求精

  比格的原料绝大多数是进口的,叶涛说,之前曾在这方面吃过大亏。

  曾有一家从事进口新西兰奶酪的企业,经常以量不多的理由高抬价格,最高达到1700元/件(25公斤)。

  叶涛:高就高咯,没办法,可是有一次,我当天就打款了,对方说没有收到(公对公的打款哪有这么快啊),第二天又抬高了价格,我真的生气了,直接叫对方把钱退给我。

  叶涛:随后,我通过业内朋友联系了中东原料商,又通过东北朋友去了俄罗斯伊尔库兹克,当地的市长帮我找到了优质原料。

  随后,叶涛把这些渠道介绍给了一些同行。这样一来,那家坐地起价的公司,价格从1700元立即降价到400元。

  叶涛:做生意还是要讲规则的,不能坏了市场。

  三

  “扎根海沧,这里就是我们创业的家园。”——叶涛

  叶涛、张长油夫妻俩,一个会技术,一个会销售,两人结合在一块,就是1+1>2,可谓十分投缘。

  幸福的夫妻俩

  叶涛是南平人,学的食品专业,来厦门二十年了。最开始,他在岛内局口街开了一家小炒店。后来,他去了一家面包店做师傅,认识了宁德姑娘张长油。

  “我最开始是面包店的顾客,他给我VIP价”,张长油说,日久生情,两人就走到了一块。

  叶涛:在面包店干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行业很不错,就学着做了,随后,就来到海沧石塘村刘山社路口,开了一家面包作坊。

  为此,叶涛还借钱购置了一辆面包车。“有空的时候,我也帮他开车沿街或进小区叫卖”,张长油说:我们当时就是想着,先做好门口生意。

  做了8个月,很多企业过来找叶涛要订单,期间接了一个10万元的大单,15天要货,他没日没夜地赶工,总算完成了任务。

  在海沧经过数年发展,比格的生意由门口做到了国内外。

  口碑做出去了,叶涛不得不扩大经营,就租用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厂房,开始了规模化生产。2017年,他又租下了面积3000㎡的厂房。规模进一步扩大,员工也越来越多了。

  叶涛:厂房就是我们产品的中央厨房,因为产品有出口资质,经销商们将比格的产品卖到了东南亚一带。

  比格成立了网络部,成功并迅速打开了线上销售渠道!

  张长油:这次疫情让比格很艰难,但也是一次市场洗牌的机会,换句话说,是给比格更多的生存空间,一定要抓住此次机遇,打开“线上+线下”的双赢局面。

  叶涛:疫情期间,海沧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陆续过来比格关心,要我们做些材料争取一些补贴,我想,比格初步实现了自救,这些补贴机会就让给更需要的小微企业吧。

  叶涛望着窗外说,比格的发展会像崛起中的马銮湾新城,充满机遇和活力。

  (今日海沧)

  (原标题:胆子太大了,厦门夫妻俩放弃4320万元,宁愿…)



上一条: 警方通报贵州公交车坠湖事件:司机蓄意报复社会
下一条: 最新!新增确诊病例8例 在这四个地方

分类导航
最新图片
  1.         厦门这“职位”手握大权,人称“奎虎”! 厦门这“
  2.         人生没有剧本 厦门医生的决定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人生没有
  3.         时政新闻眼丨如何“织网”“筑墙”?习近平在这场座谈会上谈透了 时政新闻
  4.         金句来了!习近平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金句来了
最新图片
  1.         微视频丨出发!向武汉集结 微视频丨
  2.                         冠军领衔千人为爱悦跑 大唐地产城市悦跑泉州站燃爆笋江公园!
  3.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中那些暖心细节 《习近平
  4.                         闽南龙湖双珑原著|难得湖湾资产,7#湖景央座新品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