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餐饮业已经陆续传来复工复产的好消息。然而,真正能恢复营业的却寥寥无几。
门店尚未完全恢复经营,员工的工作量不饱和甚至处于休假状态,但薪资还要按时发放;正常营业之后较为忙碌的阶段,员工加班还要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
显然固定工作时间、固定薪资的方式不利于灵活用工,也无法在特殊时期为餐厅节省成本。
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其实,现在多地放宽了综合工时制的审批,为成本所累的餐饮老板,可以去申请哦!
1
综合工时制有什么好处?
大部分企业员工上班采用的都是标准工时制,即每天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而综合工时制是把一定周期内的工作时间进行统筹安排,在闲时避免不必要的工时浪费,在忙时减少直接人力成本,避免“出工不出力”的情况发生。
实行综合工时制,可以以周、月、季度、年为周期,允许具体的某日(或周、或月、或季)工作时间可以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但每一个周期都有整体工时的限制标准。
因为新冠肺炎的影响,餐饮业大部分员工尚未恢复正常工作,但工资仍要继续发放。如果按照综合工时,这部分没有实际工作的工时,都可以转移至下半年,或者正常营业后使用。
这样一来,待餐饮业的经营完全恢复,需要员工加班时,这几个月积攒的空闲工时就可以发挥效力,而企业只要保证员工整年的工时不超过2000小时,就不用支付加班费。
我们举例来看。
员工张三月薪4000元,则日工资约为184元,小时工资约为23元。
2月1日至4月30日,因为疫情影响张三没有工作,超过300个工时未利用。
而复工后,假设张三每个月工作日加班40小时、周末加班4天,每个月加班为72小时,如企业申请为期一年实行综合工时制,则前期休假期间的未利用工时,可以抵扣张三近5个月的加班时间,无需支付加班费。
而以标准工时制的话,这5个月企业需付给张三的加班费如下:
每月加班费:(23×150%×40)+(184×200%×4)=1380+1472=2852(元)
5个月加班费:2850×5=14260(元)
即使没有新冠肺炎的影响,正常状态下的餐饮门店每天、每周、每月的客流量也都有一定的起伏。采用综合工时制,可以灵活排班,在客流量大的时候,安排多人工作,或者延长其工作时间,而顾客较少时可以安排更多人休息,以此来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人员利用率。
2
综合工时制必须申请并审批通过才能实行
需要注意的是,综合工时制必须经过当地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批准,才可以实行。
按照法律及政策规定,能够申请综合工时制的企业相当有限,大多数企业是无法享受到这个“制度红利”的,但当前因为疫情的影响,企业的营收和成本失衡,多地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已适当放开申请综合工时制企业的条件限制、简化申请流程,实为特殊时期送给企业的一个沉甸甸的“政策红包”。
城市 | 发布日期 | 通知名称 | 有关政策 |
北京市 | 2020年1月23日 | 《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维护劳动关系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 企业可以采取集中工作、集中休息方式保持正常生产经营,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以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度,按照生产经营需要,实行轮岗调休。 |
上海市 | 2020年2月8日 |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 实施灵活用工政策。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可通过调整薪酬、轮岗轮休、弹性工时、综合调剂使用年度内休息日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具体方式由企业与员工协商确定。 |
深圳市 | / | / | 支持属于保障城乡运行必需(供水、供电、油气、通讯、公共交通、环保、市政环卫等行业)、疫情防控必需(医疗器械、药品、防护用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等行业)、群众生活必需(超市卖场、食品生产、物流配送等行业)和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供港供澳的企业,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受疫情影响大、生产任务不均衡的企业,按照生产经营需要,可在2020度内申请实行以月、季、半年、年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
苏州市 | 2020年2月15日 | 《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做好2020年度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工作的通知》 | 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在本年度内可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符合条件的经批准后允许综合调剂使用本年度内的休息日 |
宿迁市 | 2020年2月13日 | 《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告知承诺制度的通知》 | 在疫情防控期间,受疫情影响大、导致生产任务不均衡的企业申请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实行告知承诺制,除需审查企业实行综合工时工作制的方案和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工会意见外,不再要求企业提供其他证明材料,仅要求企业书面承诺已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 |
张家港 | 2020年2月13日 | 《关于对受疫情影响企业放宽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有关事项的告知书》 | 扩大审批范围:受疫情影响的企业(不含民办非企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等其他用人单位),在本年度内可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止) 上一条: “排队两小时”盛况再现!这4类餐厅将率先迎来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