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拒邮轮“海上流浪记”:我们曾用警惕的目光俩俩相望
记者 | 肖恩
“这是一个科幻小说大纲:在一个对全球人口造成威胁的传染病疫情中,邮轮成了唯一一个安全的地方,邮轮上的人肩负起了维护地球人口的重任。”
2月10日,41岁的科尔比(Christina Kerby)在推特上记录下了上述“脑洞”。但对当时的她来说,现实却恰恰相反。
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尚不会对全球人口造成威胁,但邮轮却并非一个安全的地方。在她的“脑洞”后面,科尔比还加了一句:“威士特丹”号(Westerdam)上的乘客已经开始用警惕的目光俩俩相忘。
2月1日,来自美国加州的科尔比从中国香港登上了“威士特丹”号邮轮,和75岁的母亲开启了这段旅程。按照航行计划,邮轮之旅总计14天,途经菲律宾、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原定15日于日本横滨靠岸。
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威士特丹”号被迫改变航线,取消计划中的航程。不料,在“钻石公主”号邮轮上逾200人确诊的“前车之鉴”下,乘客众多且密集、而人员来源地又复杂的国际邮轮,都成了不少人眼中的烫手山芋。
在尝试于目的地日本、中国台湾、关岛、菲律宾和泰国停靠后,邮轮都被拒绝了。2月10日,船员曾告诉乘客,他们或许能在泰国曼谷靠岸,但第二天还是被拒,只能继续没有目标的海上流浪。
与科尔比母女拥有同样遭遇的,是船上所有1455名乘客和802名船员。乘客中近半数(650)来自美国,其他主要来自加拿大、英国与荷兰,还有少数游客来自澳大利亚、德国和中国等国家。
从这时起,科尔比也开始在推特上记录她的海上“流浪记”,船上的无线网络能正常使用让她找到了一些慰藉。科尔比每天在推特上分享船上的日常、照片和视频。从她的推特上能感受到满满的乐观与正能量:
2月9日:现在是周日中午,船上花生酱供应充足,所以我们还好。还在向西南行驶,往越南、泰国或新加坡。
2月9日:船上有40%的员工来自菲律宾。当我们路过马尼拉港口时,很多人失去了见他们家人的机会,其中一些是第一次见到他们的孩子。向这些勤劳的英雄表示敬意。
2月10日:我在“威士特丹”号邮轮上越来越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