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成本难”背后的美国制造业“空心化”

编辑:搜虎网      来源:搜虎网      电动   电池   缺乏   松下   宏观

2023-12-26 11:07:02 

国际锐评|他们为何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_国际锐评|他们为何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_

1月,韩国LG“无限期搁置”与通用汽车合作在美国建设电池工厂的计划; 7月,台湾台积电宣布因缺乏熟练工人,将在美国的投产推迟至2025年; 10月,日本本田宣布退出与通用汽车合作生产廉价电动汽车的计划,福特推迟与韩国SK合资公司在肯塔基州的电池生产……今年以来,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已放弃或推迟在美国建厂的计划。 在美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和补贴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建厂的背景下,为何却给出相反的“市场答案”?

对于企业来说,在一个地方投资建厂,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当地市场和宏观环境,以及当地的产业配套、要素配置等,是综合研判后的审慎决策。 。

我们先来看看生产成本。 松下表示,在堪萨斯州建造一座工厂的成本高于预期,因此很难在俄克拉荷马州再建造一座工厂。 本田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博也承认,成本是该公司放弃在美国建厂的重要因素。 企业“成本困境”背后,折射出美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现状。 有关专家指出,美国在电池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方面依赖进口,加上能源、土地、劳动力等因素成本较高,推高了企业投资支出。 由于当地缺乏熟练劳动力,台积电安装机器遇到困难。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美国制造业的劳动力短缺和空心化困境。

事实上,为了解决制造业空心化问题,美国多届政府已将“再工业化”作为政策重点,希望将就业机会带回美国。 本届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 但也有分析指出,美国的成本劣势、产业政策缺乏连贯性、经济结构过度向金融业倾斜,使得制造业振兴难度加大。

_国际锐评|他们为何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_国际锐评|他们为何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

国际锐评|他们为何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_国际锐评|他们为何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_

_国际锐评|他们为何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_国际锐评|他们为何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

我们再来看看投资收益。 为了获得丰厚的回报,企业当然希望拥有强大的消费市场。 然而,今年10月,松下宣布北美高端电动汽车需求放缓,并将生产汽车电池的能源部门本财年利润预期下调15%。 此外,美国的基础设施配套也给消费者泼了一盆冷水。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JDPower的报告,美国许多公共充电桩都存在故障。 2022年,美国电动车车主充电失败率将达到1/5。 续航里程低、电价高、电网不稳定都让美国消费者抱怨不已。 难怪第三季度电动汽车仅占美国汽车市场的7.9%。

国际锐评|他们为何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__国际锐评|他们为何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

更重要的是,对于企业来说,在进行资金投入时,希望有一个稳定的、有利于长期发展的宏观经济和营商环境。 据美国媒体报道,韩国LG与通用汽车之间的谈判陷入僵局,部分原因是LG高管对美国宏观经济前景感到担忧。 近日,美联储将2024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至1.4%。 有关专家向《国际批判评论》表示,美国债务负担再创新高、通胀依然高企、制造业频繁罢工等都让企业对美国营商环境感到担忧。 美国货币政策急剧转变、意外政治事件等不确定性甚至让企业望而却步。

国际锐评|他们为何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__国际锐评|他们为何放弃或推迟在美建厂?

不仅如此,美国还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在相关政策中添加各种“护栏”条款,挫伤了企业信心和积极性。 例如,《芯片与科学法案》规定相关企业在美国建厂时必须做出排他性选择; 《降低通货膨胀法案》新规规定,从2024年起,美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不能含有在中国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 这无疑给企业增添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目前,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占全球市场一半以上,部分电池材料供应可满足90%的需求。 与中国“脱钩、断链”谈何容易? 美国各地数千名汽车经销商最近签署了一封信,呼吁政府停止“激进”的电动汽车开发计划。

更让美国普通民众担心的是,强行将产业“拉”回美国,不仅会增加消费成本,还可能因巨额支出推升通胀。 美国媒体报道,今年圣诞节,礼物价格持续上涨,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决定放弃礼物,42%的小企业主表示无法支付正常的圣诞奖金。 在这一系列反应中,市场做出了什么选择? 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