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通知!这里的海鲜发现毒素!

时间:2020-07-13 11:17:59  来源:搜虎网  作者:青鸾传媒

  最新!

  紧急通知!

  爱吃海鲜的人近期千万别碰这东西!这个地方检测发现含有对人体贝毒素超标的贻贝!

  贻贝,也叫青口在北方称海虹福建等地称淡菜是我省居民喜爱的海产品2017年,福建曾发生过贻贝和牡蛎污染麻痹性贝毒中毒事件!

  贻贝

  麻痹性贝毒中毒多发生在4-10月份气温高的季节,这段时间内,海洋藻类繁殖迅速,有的藻类含麻痹性贝毒,被贝类摄入后,贝类自身不会中毒,但会富集毒素,人使用麻痹性贝毒含量高的贝壳后,就会发生中毒现象。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发布通告!

  近期不要采集、购买养殖

  贻贝和野生贝类“毛娘”等海产品!

  近日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称受赤潮影响当地部分养殖贻贝被检出贝毒素超标

  但是此次贝毒素超标根据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提示此次贝类毒素的产生来源于赤潮

  嵊泗县食安办特此发出消费警示食用贝毒素超标的贝类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提醒广大群众近期不要采集、购买养殖贻贝和野生贝类“毛娘”等海产品

  去年

  福建疾控

  曾发布紧急提醒!

  福建常见发生麻痹性贝毒中毒的贝类有织纹螺、贻贝和牡蛎。

  牡蛎

  织纹螺

  【麻痹性贝毒】据检测,有的贝类体内不仅含麻痹性贝毒,还含有河豚毒素。麻痹性贝毒和河豚毒素中毒症状相似,均产生麻痹中毒现象。

  麻痹性贝毒毒素中毒的最初症状为唇、口和舌感觉异常和麻木,继而这些感觉波及到靠近脸和脖子的部分,指尖和脚趾常有针刺般痛的感觉,并伴有轻微的头痛和头晕。有时在早期阶段出现恶心和呕吐。中毒稍微严重,出现胳膊和腿麻痹,随意运动障碍,经常有眩晕感。中毒严重时,则会出现呼吸困难,咽喉紧张;随着肌肉麻痹不断扩展加重,最终导致死亡。中毒致死的突出特点是患者临终前意识始终清晰。危险期为12~14h,度过此期者,可望恢复。

  麻痹性贝毒中毒抢救目前没有特效解毒药,只能靠催吐、止泻等方法对症治疗。

  麻痹性贝毒耐高温,通常烹调方式无法去毒。因此,不能寄希望于通过加热降低毒性。福建作为食用贝类致麻痹性贝毒中毒高发省份,建议居民在未来气温高的季节,需要保持警惕,密切关注新闻报道,不自行采集高发贝类品种食用,不在非正规超市及集市外摊点购买贝类,发现中毒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抢救。

  贻贝本身并无毒,体内毒素一般通过摄食有毒单胞藻,在体内富集形成。这些毒素无色无味,耐热性极强,人一旦吃了含有毒素的贻贝就会中毒。

  提示中说到了“麻痹性贝类毒素”,到底又是什么呢?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其毒性极强,尚无特效的解毒方法。

  人一旦食用含有此毒素的贝类,可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轻者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正如上述提示所说,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停止,仅0.5mg就能使人死亡。

  如何预防贻贝中毒?

  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消费者,在购买海虹等贝类水产品时,应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消费者在赤潮暴发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

  怀疑中毒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进行催吐处理,并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治疗,确保及早排除体内毒素。

  为了预防贝类中毒,

  在烹煮贝类前先除去其内脏,避免食用烹调汁液,每次进食较少份量的贝类。 到信誉良好、有检测证书的商家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

  来源:东南网  (今日海沧)

  (原标题:紧急通知!这里的海鲜发现毒素!)



上一条: 福建发现新物种!
下一条: 上周厦门住宅成交380套 二手住宅成交946套环涨10.8%

分类导航
最新图片
  1.         厦门这“职位”手握大权,人称“奎虎”! 厦门这“
  2.         人生没有剧本 厦门医生的决定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人生没有
  3.         时政新闻眼丨如何“织网”“筑墙”?习近平在这场座谈会上谈透了 时政新闻
  4.         金句来了!习近平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金句来了
最新图片
  1.         微视频丨出发!向武汉集结 微视频丨
  2.                         冠军领衔千人为爱悦跑 大唐地产城市悦跑泉州站燃爆笋江公园!
  3.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中那些暖心细节 《习近平
  4.                         闽南龙湖双珑原著|难得湖湾资产,7#湖景央座新品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