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完成168小时运行考核

编辑:搜虎网      来源:搜虎网      核电   高温   固有   科学   清华

2023-12-10 07:24:02 

高温气冷堆的最大亮点是在全球核电站中前所未有地实现了“本质安全”。 这是一个不会熔化的核反应堆。 这是对核电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性突破。

在影响世界核电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始终是安全。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核事故分级标准,核事故分为4级至7级。级别越高,危害性越大。 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事故为5级。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均为7级,为最高级别。 这三起核事故引发全球反思,推动了核安全技术的提高和核能监管的加强。

是否有可能竭尽全力建造一座永远不会发生堆芯熔毁的核电站? 早在1956年,美国核科学家泰勒就提出了“本质安全”的概念:要让公众接受核能,反应堆安全必须是“本质安全”。 他还提出了一个验证实验:如果所有控制棒都被拔出而反应堆堆芯不熔化,那么该设计就足够安全。 这个想法被中国科学家实现了——高温气冷堆依靠特种陶瓷包裹燃料元件,并使用惰性气体氦代替水作为冷却剂,可以保证反应堆在没有任何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可靠运行。断电等极端情况下的干预措施。 其本身的特性保持安全,不会出现堆芯熔毁或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情况。

实现“本质安全”极其困难,是一场持续数十年的长跑。 在石岛湾核电站项目中,清华大学是技术研发的主体。 早在20世纪80年代,王大中就带领清华大学核研究所的团队重点研究反应堆的固有安全。 2000年,建成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 2004年9月,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举办的第24届会议上,在来自20个国家的60多名科学家的见证下,完成了“反应堆不插入控制棒失去冷却”的安全试验。 2006年,“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由清华大学核研究院院长张作义担任总设计师。

高温气冷堆是需要科技创新“新生产力”的重大成果。 安全的高温气冷堆未来也将成为“印钞”的高温气冷堆。

位于山东省荣成市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由中国华能、清华大学、中核集团联合建设。 于2012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将于202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示范工程从设计、施工到商业运输的整个过程,国内外均无先例可循。 我们“从0到1”突破了大量关键核心技术,获得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 链,建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引领了世界核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四代核电受益股_四代核电龙头股_

示范项目汇聚了设计研发、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生产运营等产业链上下游单位500余家; 核岛设备15000余台(套),首次设备2200余台(套),世界首创设备1000余台。 660台,国产化率93.4%; 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燃料元件生产线,年产燃料芯块30万颗。 目前,高温气冷堆的商业化推广正在拉开帷幕,新项目也已开工。

石岛湾核电站的成功商业运行是高质量的金牌。 中国核能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开发了以本质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实现了从跟随到世界领先的跨越,在第四代先进核能的轨道上遥遥领先。 形成。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